5月13日下午,中山大学彭少麟教授应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邀请,以 “植被演替与植被的生态恢复”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前沿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实验室主任宋乃平主持,实验室科研骨干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彭少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和“广东省十大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和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恢复生态学,在植被生态恢复方面有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和重大应用成果。主持完成9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重大和重点项目。出版专著19部,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被SCI期刊引用千余次,被中文期刊引用一万八千余次,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H指数为70。获批专利20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奖22项,其中省部一等奖以上重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5项(主持)。主持的“我国东部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研究”被联合国GCTE列为核心项目,评为2000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多项应用成果得到推广及经济效益,热带亚热带生态恢复模式和复合农林模式在鹤山示范推广十年获得36亿元效益;澳门红树林恢复,获国家十大最美湿地;梅州金柚优质高产攻关三年获26亿元效益;华南有害植物生态防控与入侵地生态恢复获近30亿效益。